体外诊断试剂产品有效期的确定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的指导原则,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的货架有效期需通过系统性稳定性研究科学确定,具体要求如下:
一、核心原则:实时稳定性研究为基础
体外诊断试剂的有效期必须基于实时稳定性研究数据确定,这是唯一被法规认可的直接依据。注册申报前需完成至少三批连续生产批次样品的实时稳定性试验,且试验周期需覆盖产品声称的有效期并延长至有效期后至少 3 个月。例如,若产品宣称有效期为 12 个月,稳定性研究需持续至 15 个月,以验证产品在全生命周期内的性能稳定性。
实时稳定性研究应严格模拟产品实际储存条件,包括温度(如 2-8℃、-18℃)、湿度、光照等关键参数。对于需冷链运输的试剂,还需同步开展运输稳定性研究,通过模拟极端温湿度条件(如运输途中可能出现的短暂温度波动)验证产品耐受性。
二、多维度稳定性验证要求
除基础的实时稳定性外,还需针对产品实际使用场景开展以下专项研究:
1.开瓶稳定性:验证试剂在**开封后(如移液管取出部分试剂)的剩余部分在规定条件下的有效时长。
2.机载稳定性:针对需在自动化仪器上连续使用的试剂,需测试其在仪器特定环境(如孵育温度、机械振动)下的性能保持时间。
3.冻融稳定性:对于冻干试剂或需反复冻融的组分,需验证其在规定冻融次数(如 3 次)后的活性保留率。
4.复溶稳定性:冻干试剂复溶后需测试其在不同时间点(如 0 小时、24 小时)的性能一致性。
三、分阶段申报与变更管理
1.申报阶段的灵活处理
若注册申报时实时稳定性研究尚未完全结束(如试验周期未覆盖宣称有效期),可基于已完成的试验数据预确定有效期,但需在申报资料中明确:
- 已完成的试验时长及对应检测数据
- 后续稳定性研究的计划时间表
- 承诺在产品上市后 6 个月内通过变更注册提交完整数据
2.有效期延长的变更流程
完成全部实时稳定性研究后,注册人需通过变更注册申请延长有效期,申报资料应包括:
- 完整的三批样品实时稳定性数据(含有效期后 3 个月数据)
- 与原申报数据的对比分析报告
- 修订后的产品说明书和标签(标注新有效期)
四、特殊情形的技术考量
1.加速稳定性研究的辅助作用
虽然实时稳定性是金标准,但在研发阶段可通过加速稳定性研究(如 37℃条件下的短期试验)初步评估产品稳定性趋势,结合阿伦尼乌斯公式预测有效期。此类数据可作为实时研究的补充,但不可单独用于注册申报。
2.多包装规格的覆盖要求
若产品存在多种包装规格(如 48 人份 / 盒、96 人份 / 盒),需对每个规格独立开展稳定性研究,除非能通过风险分析证明不同规格间性能无差异。
五、质量管理体系衔接
生产企业需建立全生命周期的稳定性监测机制:
- 在产品上市后持续开展稳定性跟踪,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回顾性分析
- 若发现实际储存条件与注册申报条件存在偏差(如运输环节温度超限),需立即启动偏差调查并重新评估有效期
- 所有稳定性数据需纳入质量管理体系,接受监管部门的飞行检查
原文:
体外诊断试剂产品货架有效期应依据实时稳定性研究资料确定,实时稳定性研究试验应于注册申报前完成,并依据试验结果确定产品有效期。实时稳定性研究应包括至少三批样品在实际储存条件下保存至成品有效期后的试验资料。
同时,应充分考虑产品在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的不利条件,进行相应的稳定性研究。
如注册申报时实时稳定性研究仍继续,可在注册申报时依据已进行的试验确定有效期,并可在后续完成相应稳定性研究后,通过变更申请延长有效期。
来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
797966金沙娱场城下载专业团队可提供全程指导,避免上述问题,提高注册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