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应用纳米材料的医疗器械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指导原则的通过
日期:2021-08-27 / 人气: / 来源: / 编辑:Sasha原标题: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应用纳米材料的医疗器械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指导原则第一部分:体系框架的通告(2021年第65号)
原文内容
为加强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工作的监督和指导,进一步提高注册审查质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了《应用纳米材料的医疗器械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指导原则第一部分:体系框架》,现予发布。
特此通告。
附件:应用纳米材料的医疗器械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指导原则第一部分:体系框架
国家药监局
2021年8月23日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1年第65号通告 附件.doc
应用纳米材料的医疗器械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指导原则
一、背景
现有的医疗器械中应用的纳米材料包括添加到医疗器械中的游离态纳米材料,利用纳米材料特性增加生物学活性(如医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骨充填材料)或者预防感染(如纳米银创伤贴)的固化纳米材料以及利用纳米技术设计制备成纳米结构的医疗器械(如口腔种植体材料表面纳米化处理)等。此外,即使医疗器械本身不含有纳米材料,其使用/植入过程也有可能导致纳米颗粒的产生。
根据国家标准(GB/T 30544.1),纳米材料是指任一外部维度、内部或表面结构处于纳米尺度的材料,而纳米尺度是指1~100 nm之间的尺寸范围,该尺寸范围通常,但非专有地表现出不能由较大尺寸外推得到的特性,对于这些特性来说,1-100 nm的上、下限值是近似的。纳米材料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为医疗器械获得突破性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蕴含潜在的临床应用风险。
本指导原则为申请人/监管人员提供关于应用纳米材料的医疗器械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相关方面的信息。
本指导原则是对应用纳米材料医疗器械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分说明和细化。申请人还应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确定其中的具体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详细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
本指导原则是对申请人和审评人员的指导性文件,但不包括注册审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果有能满足相关法规要求的其它方法,也可以采用,但是需要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进行适时的调整。
二、适用范围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与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由纳米材料组成或包含纳米材料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不适用于:
- 应用纳米材料的体外诊断(In Vitro Diagnosis,IVD)产品,但在考虑IVD产品有效性时,可参考相关内容;
- 应用纳米材料的赋能技术;
- 应用纳米材料的药品;
- 应用纳米材料的医疗器械在制造和废弃过程中造成的职业和环境风险。
-----详细内容看指导原则
温馨提示,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797966金沙娱场城下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专注于医疗器械法规咨询服务,致力于为客户将安全、有效和合规的医疗器械产品迅速推向并占领全球市场,是中国领先的医疗器械CRO创新服务企业。主要服务项目有:进口一类医疗器械备案、进口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进口三类医疗器械注册、国产三类医疗器械注册、医疗器械软件注册、临床实验、创新医疗器械申报港澳台医疗器械注册等。
猜你喜欢
-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子目录04“ 骨科手术器械”“相关产品临床评价推荐路径2022-07-15
- 2021年05月进口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信息2021-06-04
- 国家药监局关于批准注册86个医疗器械产品公告2020-10-27
-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30个常见问题解答2019-01-31
- 北京市医疗器械应急审批程序修订后发布实施2021-04-08
- 国家药监局成立中医器械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公告及附件内容2022-06-10
- 北京药监局抓细抓实疫情防控医疗器械监管2020-05-27
- 京津冀三地医疗器械注册人协同监管研讨会在京召开2020-08-24
- 国家药监局发布2021年12月进口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信息2022-01-11
- 美国FDA正在开展De Novo预认证试点项目2019-01-09
- 国家鼓励医疗器械维修服务外包2019-01-14
- 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产品获批上市2020-06-12
- 关于严厉打击非法制售新冠肺炎病毒检测试剂的通知2020-03-30
- 医疗器械优先审批申请审核结果公示(2018年第8号)2018-11-21
- 2020年5月批准注册医疗器械产品目录2020-06-22
- 国家药监局在吉林省设立医疗器械审评创新服务站2020-11-06